三个好消息来临,楼市或许有变,没购房的刚需者遇到了机会
来源:煮酒君论房
编辑:yuershuai
发布日期:2019年06月21日
在三四月份楼市小阳春的影响下,一些人错误地觉得楼市的机会又来了,自以为是地认为调控放松了。其实,不管市场如何变,房住不炒的定位,始终都没有变。官方媒体先后撰文指出《楼市"阳春"难成"盛夏"》,并通过《高度警惕部分城市房地产金融化》一文,对部分城市进行了纠偏。
中原地产的研究数据显示,5月单月,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措施高达41次。低于1月的68次与4月的60次;高于3月的15次和2月的21次。据统计,2019年前5个月,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高达205次,与2018年同期的159次相比上涨接近30%。可见,调控力度之大。
接二连三的消息,都是为了表达一种态度,房地产要回归居住的本源,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正在被削弱。也就是说,以后想依靠炒房子一夜暴富几乎是不可能的了。房地产正在进入一个不适合投机,更不适合炒作的时代。下面的这三个消息,更能进一步说明情况。
一是房价涨幅第一的城市,迎来了最严的调控
6月20日,西安发布了最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。其中规定,外市落户西安的购房者,落户满1年才可购房;非本市户籍社保满5年者可购1套住房。
这是继去年五一被约谈之后,西安再一次出手更严厉的措施调控楼市。其实,这种严厉措施的出台在意料之中,不过没有想到来得会这么快。
我们知道,西安一直没有停止过调控楼市。4月底,宣布实施公积金资金流动性风险防控一级响应措施。随后,又发布《关于购房资格审查的声明》,强调购房资格审查,提供虚假资料骗取购房资格的个人,5年内取消家庭购房资格。然而目前看来,这些政策并未能缓解西安楼市过热的情况。
从最近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中,我们可以看到,西安依然以环比2%的涨幅,排名全国第一。同比的涨幅,更是自2018年12月以来,一直处于全国第一的位置。
排名第一的西安,此次出台最严的措施,其实释放了一种信号。房价过热的城市,打击投机与炒房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。
二是二线城市库存47个月以来,首次同比正增长。
房地产市场有两个指标还是比较重要的,一个是库存量;一个是成交量。房地产市场活不活跃,从库存量与成交量上就可以寻得蛛丝马迹。比如2019年以来,你能很明确的判断出,1月与2月市场有点冷;3月与4月市场热度大;5月开始又降温了,依据在哪里呢?就是在成交量与库存量上。
近期,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了最新的报告。报告显示,截至5月底,重点监测的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5005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5.4%。这里面有几个数据必须要重点强调一下,一个是库存规模已连续6个月同比正增长;另一个是二线城市库存47个月以来首次同比正增长。
另外,这100个城市中,有57个城市库存同比正增长。有4个城市库存增加的相对来说比较多,分别是惠州同比增加117%,南京增加81%,福州增加72%,北京增加60%。
库存量的增加可能有两种情况导致,一个是成交量可能降低了;另一个是新建的房子速度可能增加了。结合实际来看,成交量下降是主因。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《5月全国4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报告》显示,5月份,4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3%,同比下降9%。
成交量的下降,库存量的增加,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现阶段房地产市场降温了,"小阳春"也就到此为止了,没有了进一步上升的空间。
三是是租房与买房享有相同的落户权利,换句话说租房也可以落户。
当前,房子已经不是一个人凭借工资就能够购买的,可能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能买得起一套房,可是即便如此,他们也是硬着头皮往里冲,为何呢?其实,城市里的房子不仅仅只是居住用的,它还有很多附加属性。没有房子享受不了教育资源;没有房子享受不了一些社会保障;尤其是没有房子可能会导致无法落户。
许多城市也做出了很多努力,面对没有房子就享受不到好的教育和保障的情况,很多地方实行了"租购同权",解决了一部分的难题。
可是,落户问题一直悬而未决,直到近日,租房落户的问题终于有了大的进展。国家发改委发言人表示,要打通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群体的落户通道,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,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,确保有意愿、有能力、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应落尽落、便捷落户。
这一措施,算是一个重大的改变,极有可能改变购房与租赁的格局,对刚需者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