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岛上:三大加工企业一起喊渴
椰子,对于海南是如此重要:超过200万人与椰子产业链密切相关;加工业综合产值每年可达200亿元。
面对这些最新的数据,“椰树”“春光”“南国”却怎么也乐不起来。眼下,海南三大当家椰子加工企业有些着急——缺椰子!
椰树集团是海南省知名企业,提供了6000多个就业岗位,企业每年生产的椰汁等一系列椰子制品,需要3亿多个椰子作为原料。由于海南缺椰子,企业需要从越南、印尼、菲律宾、印度等国家进口椰子,占企业全部生产原料的九成以上。
“春光”食品有限公司面临同样的窘境。“海南椰子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鲜食需求,更谈不上供给企业加工用的老椰子。我们不得不大量从东南亚进口椰子及其原材料,进口依赖度超过90%。”公司在一份向政府提供的报告材料中这样写道。
生长至7-10个月大的椰子含水量丰富,水质新甜,果肉Q弹,切开后直接喝椰子水的食用方法,被称为“鲜食”。而加工用的老椰子通常需要长至12个月以上。海南的椰子刚进入嫩果期,就被采摘鲜食完毕,也就是说,由于嫩果价值高,很多海南椰子往往未能变成可深加工用的老椰子时,便被砍下用于鲜食。
“南国”食品有限公司深加工用的椰子,也需要从东南亚国家进口,占比也在九成以上。“进口货源不保证,价格也不稳定,生产成本高。”公司一位刘姓负责人坦承,海南本地椰子难以满足企业加工生产需求。
海南年产椰子果约2.32亿个,毎年省内消费鲜椰果近1.2亿个,出岛销售约1亿个,园地鲜椰果年销售额5亿多元。其实,与岛内三大加工企业相比,这是小钱。
“椰树”“南国”“春光”等企业生产的椰子系列产品,年产值能达到几十亿元。